球王会体育景观设计的概念十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4-14 17:37:04    浏览:

[返回]

  球王会体育“网”的概念很广泛,单从文字上来说泛指多孔而状如网的东西。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现代词语中出现的互联网、关系网多指周密的组织或系统。而把“网”的概念融入景观中,是通过设计使景观资源在网格的节点上分布,形成周密的网格状布局,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优化和利用。

  本文以中南大学体育中心景观概念设计为例,通过对校园户外生活作调查研究,探讨了“网状”设计下空间的开放性和景观的融合性。

  体育中心位于长沙市河西土城头路以北,潇湘大道以西,城市二环线以东区域,北与中南大学校本部相连,东北部为中南大学升华学生公寓区,东临湘江风光带,南接大学城科技园,北临岳麓山及规划的后湖公园。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伴湖而建,依山伴水,为校区校园形象注入不可替代的地域环境和生态活力。体育中心总用地面积约30hm2,由体育馆、体育场、游泳与训练馆3部分组成。在3个主体建筑之间为大型广场,在中心的东边和北边有一条人造水景区。体育中心中部有一条14m宽的校区主路,主要为学生自行车和少量校外机动车车道。中心规划主要为学生活动所用,同时也承接重大赛事,所以在体育中心设有3个大型停车区。

  不仅要满足学生平时的各种活动,还要满足大型赛事时期的人流集散。让体育中心不仅是学生体育活动的场地,也能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与娱乐的场所。

  设计力求场地的开放性,场地中有3个主体建筑、水景和大面积的室外运动场。但相互的连通性不够,特别是中部“S”型的一条主交通道路将场地完全划分为两个部分,阻碍了场地间的流通性。

  场地北临岳麓山风景区,东与湘江风光带连成一片,要使其成为景观带上的一个新节点,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成为一个特色性的体育休闲交流场所。

  在网的概念下,应将场地本身理解为在长沙这个大网格中的一个景观节点,使其与周边环境交通融合。体育中心北靠岳麓山,东临湘江风光带,不仅作为体育场地而存在,更是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活动空间而存在。

  在设计时笔者将场地放在一个10×10的网格之中,再去试着用简单的体块模型来安排场地的空间。

  体育中心场地地形平坦,整体规划上强调绿色生态的功能布局,保留水体和原有树木。注意构筑物的高度,避免体育中心对场地周边景观的影响,也使周边岳麓山的景色能够融入到场地中来。

  由于长沙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设置场地的西北角为生态林区,种植小片的树林,以减轻冬季寒风的侵袭,同时也为北面的留学生宿舍区和体育中心之间建立一个噪音隔离带,动静分区明显。

  场地北部离学生宿舍较近,规划为活动运动区域,开放式的球场。根据调研得出49%的人群喜爱篮球活动,26%喜爱羽毛球,也有喜爱滑板、轮滑运动的同学,通常选择运动的时间为下午和晚上,也有部分选择早上运动。所以在设计上除了专门的篮球场与羽毛球场外,应有大型的硬质场地供班级活动或轮滑俱乐部活动。并且对场地有地形的设计,增加场地的趣味性。

  在运动场内学生们除了运动外,还会选择读书、散步、休闲、聚会等活动。在东部滨水区域保留场地原有草地,形成相对安静的休闲娱乐区域。

  场地的南部有3大主体运动场馆,场馆之间有硬质铺装的大型广场,但由于场地内的两条主交通道路相交于此,使得此处的广场分散成为3个小型的广场。在设计中笔者对此处进行高架或下沉的处理,让3栋建筑之间的广场连成一体,使景观空间和建筑更有融合性。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步行者优先的原则,将人车立体分流。在3个主体建筑之间是人车不得不交汇而流量又较大的地方,采用人行路面抬高的方式解决其交通分流的问题。

  场地有3大主要入口,北边为校区宿舍群,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出入的主要入口。东南部为新校区教学楼,东入口为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必经的入口,主要为人行和自行车道。南面入口连接荆江路,主要为车行道。除此之外还设置一条横穿水体的次入口,从宿舍直通场地的休闲区域。通过中部的抬高使体育中心形成一个开放性的步行环境,而中心区为开放环路所围绕,可方便到达各主要建筑物。同时,沿环路布置周边停车场,其位置都在中心5min步行范围。

  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中提出设计的五要素:道路(path)、边缘(edge)、地域(districts)、节点(nodes)、地标(landmark),而在大的规划中笔者解决了道路和地域这两个基本问题。在建立的10×10的网格的交叉点上去尝试性地建立边缘、节点和地标,以便观察三者间的关系和三者在场地中所起的作

  用。“网”的概念不仅仅在于更好地把握场地的尺度关系,在设计中它更能体现设施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就讲究对景一说,在设计中使用网格能准确地表达出场地公共设施与休闲景观相对应的关系,使场地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优化和利用。

  空间的开放性体现在营造交往的场所,强调可参与性、边缘的削弱化等各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因为考虑到“私人化”或安全性,封闭式的场地被大量地运用。然而大量地围墙和栅栏不仅使很多边缘的空间处于瘫痪状态,还使得内外的交流活动隔绝开来。围墙和栅栏区分了内外,自然是为了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但也有了排他、孤立的形态产生。体育中心作为全校师生甚至是周边居民共有的户外景观空间,须以一种轻松而自然的方式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或运动,或交谈。让每个进入场地的人有机会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场地的活动中来才是这个场地最诱人之处,它让每个进入场地的人成为这个场地真正的拥有者。所以在像体育中心这样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要尽量做到淡化边缘,促进交流。笔者在网格的节点上设置滨水休闲座椅、读书角、表演场地、散步廊,这种有意识地给场地赋予活动的内容的设计为场地增加了交往的活力。边缘的处理摒弃传统的围墙围栏,当然在一些需要的地方,也会用景观的边缘例如树木和室外家具的围合进行第二次的空间划分,使大的场地中有一定相对私密的空间可供人们使用。

  在景观的生态性的要求下笔者力求打造一个绿色校园景观,除了保留场地原有树木外,还对篮球场部分进行改造。大部分的篮球场设计成阵状排列,而人们偏爱在有树荫的地方活动,长沙地区炎热的天气和场地中央缺乏休闲座椅使得场地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在设计中笔者把球场错落地放在网格上,并在球场相错落的地方种植树木,在此设计中设计者力求做到建筑与景观的结合,从建筑立面上的斜线延伸到地面作为人行步道,并注意人行的便捷与直达性。

  设计中笔者不是按照传统意义上既成的体育场地来设计,而是一个能满足未来场地发展变化,容纳多种生活事件、活动以及未来校园变化的可能性的校园景观。在总体为体育活动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场地的位置状况和未来可能承载的大型活动状况及校园活动需求对场地造成的影响来逐渐形成场地景观设置的内容,甚至是通过这样的设置去引导大家参与这项活动并促进交流。这样让景观可以随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而发展,随功能要求的改变而改变。因为设计不仅要满足现在校园设施的需要,而且还必须适应未来校园活动发展的要求。

  作为中心建筑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开的、有大众参与,或批评或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场所。这些场所通常是人流量大、视野开阔的开放性空间,它能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一个开阔的共享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相互交流,在满足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人自身存在的价值。硬质的活动广场在满足人流集散的同时也提供活动的场地,而绿地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联系纽带,在美化环境与软化建筑的坚硬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景观中场地的开放性和与场地周围环境的融合性都是必须的,无论是在整体规划上,还是在景观造型上,都应具有大家生活所需的艺术空间形态,并使这种形态折射出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不敢有违天地之格局与过程,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来设计神圣的景观,以祈天赐福;中世纪的欧洲,神权高于一切,万能的上帝成为人类生活和设计的中心,因此有了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和乡村布局形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和科学,因为有以人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对古希腊和罗马贵族奢侈与生活的向往,因此才有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和随后的巴洛克广场及园林设计,甚至于将自然几何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设计美学,机器成为万能的主宰,因此,才有了柯布西埃的快速城市模式,城市为机器而设计,并最终也变成了机器。城市公园和绿地如同城市的商业区、生活区、办公区一样,变成城市机器的一个个零件,高速干道和汽车成为这些功能体之间的联接。作为自然元素的公园绿地和城市开敞空间,被限制在红线范围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分开。所以,人们在不同的地块上完成不同的功能:工作、购物、居住、休闲。人的完整生活被切割、被分裂,因此,最终人也成了一部机器。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林恩·怀特(Lynn White)揭示了环境危机的根源来自西方文化的根基,即“创世纪”本身,而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的“公有资源的悲剧”则揭示了资源枯竭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多纳拉·米德斯(Donella Meadows)则计算出地球资源的极限,警示了人类生存的危机。所有这些都把设计师们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设计师开始懂得用植物而非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而非化学品能更持久地维持水体清洁;太阳能比核裂变更安全;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英·麦克哈格(In McHarg)的“设计尊重自然”[18],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工业及工艺的生态设计等等。本文将着重讨论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unities) [1、24、25、33、37、50、51、53、54、55、57、58、59]。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n)(1996)的定义: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20],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38]。那么,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16]。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 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15],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27、30]。然而,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无论是五一、十一的花坛,还是景观大道或是城市广场,也无论是郊野“自然公园”还是整治一个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号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42、44]。所以,有必要对生态设计的原理加以认识,以指导正确的景观设计。

  下面将以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1996)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结合约翰·莱尔(John 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Robert 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以及生态城市的原理,并进一步结合目前国际景观和城市设计的动态,系统阐述景观及城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这一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这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是一个关于天地-人-神关系的设计。例如,在云南的哀牢山中,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选择在海拔1500~2000m左右的山坡居住,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于居住;村寨之上是神圣的龙山,丛林覆盖,云雾缭绕,村寨之下是层层梯田。丛林中涵养的水源细水长流,供寨民日常生活所用,水流穿过村寨又携带粪便,自流灌溉梯田。山林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都有奇特的医药功能。所以山林是整个居落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因而被视为神圣。哈尼梯田文化之美,也正因为她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设计之美。皖南的村落,如宏村,也可见同样的生态设计经验[39]。

  (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3)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2原理之二: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

  第一,保护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保护资源的优秀传统值得借鉴,它们往往以宗教戒律和图腾的形式来实现特殊资源的保护[39]。在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

  第二,减量(Reduce)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即使基于已有的技术,有学者认为人类可以用比现在少一倍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而获得比现在高一倍的生活水平,即所谓的四倍数[32]。相似的观点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只有将资源消耗量减少到50%,而发达国家减少到10%,地球的可持续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为此,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于1994在国际上成立了“十倍数俱乐部”(The Factor Ten Club)[32]。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球王会体育,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能自身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无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也只能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

  第三,再利用(Reuse)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早在1971年,景观设计师理查德·海格(Richard Hagg)就提出利用西雅图的煤气工厂遗址建成市民休闲公园,并于1975年开放[10]。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乐兹(Peter Latz)设计的Emscher Landscape Park景观公园[2],该公园位于德国钢铁重镇瑞尔基比特(Ruhgebiet),1991年开始设计,1994年开放,占地230hm2,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工厂设施,进行生态恢复,生锈的炉台、斑驳的断墙,在绿色的包围中讲述一个辉煌工业帝国的过去。国内的广东省中山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个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粤东造船厂,不是被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地产开发,而是利用现有榕树、厂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在这里,古树讲述了这块场地的历史,厂房和机器深刻了城市的记忆[41]。

  第四,再生(Recycle)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环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而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这一流是单向不闭合的。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了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属性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从原野、田园、高密度城市到花园郊区、边缘城市和高科技园区,随着城市景观的演替,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的属性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42、43、44]。昔日高密度中心城区的大面积铺装可能或迟或早会重新变为森林或高产的农田,已经填去的水系会被重新恢复。

  工业的生态设计要求工业生产流程的闭合性,一个闭合的生产流程线可以实现两个生态目标,一是它将废物变成资源,取代对原始自然材料的需求;二是避免将废物转化为污染物。

  基于这一概念,莱尔等人提出了再生设计理论(Regenerative Design)[15]。即用“源-消费中心-汇”循环系统取代目前的线性流,形成一个再生系统(Regenerative system),使前一流程中的汇,变成下一流程中的源。根据莱尔的经验,实现再生系统,在设计上有以下12大战略:(1)让自然做功;(2)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背景;(3)整合而非孤立;(4)需求多功能的满意或较优而非单一功能的最大或最小;(5)适当的以适用为目的的技术追求,而非过分追求高科技;(6)用信息取代物质和能量消耗;(7)提供多条解决途径;(8)寻求用共同途径解决多个不同问题,而非就事论事;(9)把管理储存(包括资源、能源和废弃物)作为关键因素来对待;(10)创造环境之形来引导功能流;(11)创造环境之形来标识过程;(12)可持续性优先。

  正如没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可实施的设计不考虑经济预算一样,没有一个可实施的生态设计可以不考虑生态代价,包括资源的消耗,污染的产生以及栖息地的丧失。

  (1)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城市户外中的一件户外设施可能是以东北长白山的红松为材,长途运到广东某地加工成品后,又运至北京置于场地之中,破旧后变成垃圾,进入处理场。这整个过程中都蕴含着物质、水、能量和土地的消耗。也就是说,这一设施的生态费用都应该作为设计时的考虑因素。一张简单的园林坐椅,实际上关联着河流的水质、森林的状态以及山体的水土流失程度。通过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考察,我们可以评价设计和使用的产品的生态性。我们需要理解产品生产过程,以决定它们对物质和能量是节约的,或是浪费的;是有毒的,或是无害的。生态设计要求我们对所有使用的东西进行探究,生产它们意味着牺牲什么?它们的创造会给人、动物及自然带来什么危害?

  (2)能流和物流跟踪通过对维护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所必须的能流和物流,包括自来水、污水流、电流、食物流、垃圾处理及旧物如玻璃的再利用等流程,我们就会对维持我们生活的系统更加敏感和关注。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5]。这些服务包括:

  (1)空气和水的净化;(2)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3)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4)土壤的和土壤肥力的创造和再生;(5)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传媒;(6)大部分潜在农业虫害的控制;(7)种子的扩散和养分的输送;(8)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从中人类获取农业、医药和工业的关键元素;(9)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缓和极端气温和风及海浪;(12)维护文化的多样性;(13)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

  所以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第一、自然界没有废物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第二、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当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进化论的倡导者赫胥黎就曾描述过,一个花园当无人照料时,便会有当地的杂草侵入,最终将人工栽培的园艺花卉淘汰。盖亚(Gaia)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60]。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自然的自设计能力,导致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出现,即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传统工程是用新的结构和过程来取代自然,而生态工程则是用自然的结构和过程来设计的[22]。

  自然系统的这种自我设计能力在水污染治理、废弃地的恢复(包括矿山、采石坑、采伐迹地等)以及城市中地方性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景观设计师迈克尔·范·瓦肯伯格(Michael van Valkenburgh)设计的通用米氏(General Mills)公司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Minnesota)的项目中,设计师拟自然播撒草原种子,创造适宜于当地景观基质和气候条件的人工地被群落,每年草枯叶黄之际,引火燃烧,次年再萌新绿。整个过程,包括火的运用,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3]。在废弃矿山的恢复中,除了常规的用植被来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外,还可以利用地貌过程来开启自然恢复过程[6]。

  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古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充分认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槎、卵石与神为约,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维持了大地上的山青水秀。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之中[43]。生态设计意味着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

  第三、边缘效应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植物群落之一。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8、9]。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如城郊地的林缘景观既有农业上的功能,又具自然保护和休闲功能,这种效应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11]。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很少把这种边缘效应结合在设计之中。在城市或绿地水系的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只有曝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会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则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除此之外,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本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

  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第四、生物多样性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36],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26]。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不但是人类自我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现代设计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对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21]。关于如何通过景观格局的设计来保持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9、45]。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曾一度被观赏花木和栽培园艺品种和唯美价值标准主导的城市园林绿地,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不应是打药杀虫的小农。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2.4原理之四: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儿童只知水从铁管里流出,又从水槽或抽水马桶里消失,不知从何处来又流往何处;忙碌的上班族不知何时月圆月缺、潮起潮落;在全空调的办公室中工作的人们,就连呼吸一下带有自然温度和湿度的空气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更不用说他对脚下的土地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有所了解。大自然的高山流水、飞禽猛兽、沼泽丛林都只是电视银屏上的画面和遥远的自然保护区景观。

  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萨尔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29]。

  所有这些,都在促使一种我们回到古老艺术:视觉生态——一种景观美学,它反映了人对土地系统的完全依赖[28],重新唤起人与自然过程的天然的情感联系,在生态-文化与设计之间架起桥梁。人与生物之间的共生,被威尔逊(Wilson)称为“生物恋”(Biophilia)[35],人与土地和空间之间的依恋关系,被称为“土地恋”(Topophilia)[31]。它提醒我们人类是被设计出来适应和生活在自然之中的。生态设计回应了人们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之依恋关系,并通过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显露和引导人们体验自然,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这是一种审美生态(aesthetic visual ecology)[28],审美生态主张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前不久在美国伊利诺大学举办的一次全国景观设计展中,便以此为主题,被称为生态显露设计(eco-revelatory design)[14],“即显露和解释生态现象、过程和关系的景观设计”。强调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们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设计人们的体验。在这里,雨水不再被当作洪水和疾病传播的罪魁,也不再是城乡河流湖泊的累赘和急于被排泄的废物。雨水的导流、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通过城市雨水生态设计可以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7、23、34]。在这里,设计挖地三尺,把脚下土层和基岩变化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以唤起大城市居民对摩天楼与水泥铺装下的自然的意识[17]。在自然景观中的水和火不再被当作灾害,而是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所必需的生态过程[13]。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生态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26]。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生态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设计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表1)。但是,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 表1 常规设计与生态设计之比较(参照van der Ryn and Cowan,1996)

  过量使用高质量材料,使纸质材料变为有毒,有害物质,遗存在土壤中或释放入空气。

  规范化的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很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摩天大楼从纽约到上海,如出一辄。

  应生物区域不同而有变化,设计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地形,解决之道来自场地。

  使用标准化的设计,高能耗和材料浪费,从而导致生物文化及经济多样性的损失。

  综合多个尺度的设计,在大尺度上反映了小尺度的影响,或在小尺度上反映大尺度的影响。

  视文化与自然为对立物,试图通过微弱的保护措施来减缓事态的恶化,而不追究更深的,根本的原因。

  视文化与生态为潜在的共生物,不拘泥于表面的措施,而是探索积极地再创人类及生态系统健康的实践。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二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19]。这种由来已久的分异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融合。

  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如果把生态设计理解为远离城市的丛林中或自然保护地的设计;或是环保主义者在其后院的一种实验;或是认为只能在城市中的样板区的一种摆设,那是对生态设计的偏见,至少是对现代和未来生态设计概念的不理解。

  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一种“道”,而不是由专业人员提供的一种产品[4]。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化的环境和社区的建设中。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更可持续的必由之路。我们提倡生态设计,尽量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建设城市与景观,但并不能廉价地提倡将一定的区域冠以“生态”为前缀的名称,诸如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等等。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已故景观设计专业泰斗佐崎(Sasaki)说过,景观设计师可以给地球带来深刻的变化,同样,他也可能陶醉在钟情于细枝末节般的艺术的自我表现之中。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前者。

  生态设计是经济的,生态和经济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就是自然的经济学(natures economy)。两者之所以会有当今的矛盾,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量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中心的价值偏差[40]。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39870147号“可持续城市水系绿色通道设计的景观生态学途径”资助

  [37]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8]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9]俞孔坚.盆地经验与中国农业文化的生态节制景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4).

  [40]俞孔坚.可持续环境与发展规划的途径及其有效性[J].自然资源学报,1998(1).

  [41]俞孔间.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J].新建筑2001(5).

  [42]俞孔坚.中国可持续发展:警惕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及其对可持续城市的危害[J].香港新闻出版社,德中传统文化研究会,2001.

  [43]俞孔坚.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4]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 [J].中国园林,2000(1),(2).

  [45]俞孔坚,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J].生物多样性,1998(3).

  [46]俞孔坚,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和案例[J].城市规划,1999(8).

  [47]俞孔坚,等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8(4).

  [48]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

  [49]俞孔坚,等.敏感地段的景观安全格局设计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北京香山滑雪场为例[J].中国园林,2001(1).

  [50]黄肇义,杨东援.国外城市生态理论综述[J].城市规划,2001(1).

  [51]宋永昌,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5).

  [52]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6).

  [5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

  [55]李团胜, 石铁矛.试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生态学杂志, 1998(5).

  [56]石铁矛 李团胜.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景观生态方法——沈阳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规划师,1999,15(1).

  [57]王军,等.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1(2).

  [58]欧阳志云 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

  一直以来景观设计的概念都存在争议,风景园林等同于景观设计还是国际上的Landscape architect等同于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的概念的混淆使得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出现了混乱在我国高校多个学科门类中都出现了景观设计专业,如:2205020风景园林设计、5604050建筑室外环境设计、5604020城乡规划方法与理论、7605030环境艺术在以上的专业教育中都有景观设计方向的教育,理清和界定景观设计的概念成为指导教育实践和设计实践之基础和必要。

  景观要从四个层次去理解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符号性。大部分园林学者则持“景观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艺术设计学者认为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科学是片面的,景观设计是艺术的、至少不能称作科学的。

  景观设计中的“景观”一词,来源英文“Landscape” 一词,“Landscape”在英语符号系统中形成的过程复杂,大多数学者接受的 Landscape演变路径,“最早Landscape一词来源于荷兰语landskip,特指风景画,尤其是自然风景。”[1] “Landscape在古英语中最初是指“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地区”,到了十七世纪,“Landscape”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进英语,意为“描述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3]可见“Landscape”一词在英文中最早是关于美的,确切的说是和视觉艺术有关的。

  19世纪中叶,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r von Humboldt)将landschaft引入了地理学成为地理学中表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的”的科学术语。

  ①风景、风景画、自然山水,表现自然景色的画面或绘画;风景画法、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

  ②地球表面,特指由地质力产生或改变的集合体中的一个区域的地形;在依次观察视野所及的地区;能够看到一致景色的多种地形的组合。

  在我国的景观设计所涵盖的范围中,有景观建筑、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等多方面内容,如果我们取其任何一种意义译成英文如下: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风景园林――Landscape Gardening;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中的“Landscape”是否包含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Landscape Gardening及Landscape Planning之意?有的学者认为译为“景观建筑”、有的学者认为译为“景观设计” 、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翻译为“风景园林”或者还有学者指出译为“风景建造”或“园林建造”比较合适。

  可见,在翻译过程中“景观设计”与“ Landscape Design”并不是一组对等的可互译的词组。问题出现在各自的学术背景的区别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各不相同,理解不同毫无疑问就造成了翻译的区别。

  由于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暧昧性,景观和设计在现代汉语中有多重意义。汉语中本无景观一词,景观属外来语最早出现于日本学者对德语Landschaft的翻译。景观被国内学者接受源于1936年由日本学者著《景观地理学》被翻成中文。80年代国内的园林界逐渐有意识的使用景观一词,有“景色、景物、景象”之意。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的设计和“Design”的使用遥想对应。“现代设计的概念最早是二十世纪初建立的受日本的影响,其概念中包含大量美学和视觉艺术的意义。”[4]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设计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设计广义上是指为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狭义上理解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并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

  关于景观设计的混淆主要出现在景观一词,景观一词的暧昧性赋予了她太多的含义和内涵。学者们就此纷纷撰文发表观点: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刘家麒先生认为“landscape 不是地理学的概念,也不是生态学的概念,正是风景园林的概念”[5]李金路先生认为“景观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6]刘滨教授则认为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风景建筑”并指出“风景建筑学是一门包含了传统风景园林学精华的新学科。”[7]俞孔坚教授坚持认为“景观是自然及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在大地上的投影”[1]景观是视觉美的、是可供人栖居的、是生态的、是记载了人类的历史和理想得符号。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landscape是自然美的田园的语义上拓展出视觉艺术上的自然美,具有引申的地理学意义,最终演化成为包含具有视觉美的自然及人工环境。

  而汉语中的“景”和“观”有看的意义。景为可见的一切。观与看区别在于,观不仅是动词还有名词如: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的尺度上比看要更大,又引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为证。

  由上可见landscape和景观在元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景观设计的概念必须是以视觉美的、艺术的为基础的人类文化理想的载体;在宏观层面上的出发点必须是生态的、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中是以空间、场地设计为基础、形式美为手段、以植物学、环境学、气候学等学科为学术支撑的。甚至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目的和任务都是同物异名而已,这样“景观设计”这一概念广义上就包含了以上学者们提出的所有概念。如非要对于艺术和科学的侧重有所去别,在汉语语境中“设计”一词含有更多的造型艺术的概念,对于艺术设计侧重的;注重形式感、审美情趣的景观还是以“景观设计”命名比较恰当。侧重科学理性的;注重科学推理、工程的景观借鉴梁思成先生的提法为“景观营建”为好。

  [4]刘家麒 《对“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一文的审稿意见》[J].中国园林2004 /07

  进入一个项目最初设计阶段需要从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着手,既准确地把握项目的中心问题,系统化地展开思路,以唤起适宜的形式。一般的说,工程设计有三种目的:满足机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利的艺术形式。由此目的产生意图,做设计意图是个先导因素,表达意图是整体设计进程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提示一种最简捷的表达手段——设计概念草图。设计概念草图对于设计师自身起着分析思考问题的作用,是将专业知识与视觉图形作交织性的表达,为深刻了解项目中的实质问题提供分析、思考、讨论、沟通的图面,并具有极为简明的视觉图形和文字说明。同时作用于项目设计最初阶段的预设计和估量设计,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方式和对问题产生系统的构想并使之形象化,是快捷表达设计意图的交流媒介。对于观者是意变图的表达方式,宗旨在于交流。

  设计概念草图的信息交流包含着三种层面指向以及图面深度与设计阶段的限定。每个层面有者各自不同的表达图型:其一是设计师自我体验的层面是作设计思考时间所用的图像,简约而有摸索性,演变而不带结论性。其二是设计师行内研究的层面,所用的是抽象图形以提交讨论,从而激发和展开新思路。其三设计师与业主交流的层面。图像要求符合沟通对象在可接受程度的范围内作出相应深度的设计概念草图。强调直观性,粗线条,能多向发展,供业主选择,特别注意要把业主引向项目中的实质性问题上来讨论。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内容是按项目本身问题的特征划分的。针对项目中反映的各种不同问题相应的产生不同内容出图,旨在于将设计方向明确化。具体内容如下:

  景观设计是对场地的深化设计,很多项目是针对因原有场地使用性质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项目设计即是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的这些问题。应用设计概念草图手段将围绕着使用功能的中心问题展开思考。其中有关平面分区、交通流线、空间使用方式、人数容量、布局特点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一类概念草图的表达多采用较为抽象的设计符号集合在图面并配合文字数据、口述等综合形式。

  景观的空间设计属于限定设计。应结合原有场地的现状进行空间界面的思考,要求设计师理场地的空间构成现状,结合使用要求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并能努力的克服原场地缺陷,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利的怪异空间创改成独特的艺术空间。空间创意是景观设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即涵盖功能因素又具有艺术表现力,设计概念草图易于表现空间创意并可形成引人注目的画面。其表达方法非常丰富。表现原则要求明朗概括,有尺度感,直观可读,平剖面分析与文字说明相结合。

  景观设计的构成除了空间和功能要素外,形体的风格样式是视觉艺术的语言,这包含着设计师与业主审美观交流的中心议题,因此要求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具有准确的写实性和说服力。对于美的选择往往是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关键的阶段和烦恼的阶段,有时是最愉快的阶段,这里面因素很多,审美趣味相投或相反这是一个方面,有感染力的交流技巧是一个方面,最主要还是依赖设计师自身具备的想像力与描绘能力,特别要注意对设计深度把握,概念草图是最好的手段。

  高程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前期的概念设计中。高程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设计过程中所绘制的场地大剖面,它反映了场地内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设计师对整个场地的纵向关系有非常直观的了解和分析,这也是对现状的深入认识的过程,是由二维向三维转变的过程,是设计师由模糊的意想向直观的了解转变的过程。

  目前艺术与科学同步进入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景观设计日益趋向科学的智能化、标准化、工业化、绿色生态化。这意味着设计师要不断的学习,了解相关门类的科学概念,努力的将转化到本专业中来。要提高行业的先进程度必须提高设计的技术含量。景观设计是为了具体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景观环境反映着人的文明生活的程度,因此把技术因素升华为美感元素和文化因素,设计师要具有把握双重概念结合的能力。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即包含正确的技术依据,又具有艺术形式的美感。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图型是按交流需要划分的。现有的三种图型在项目设计中有着不同层面上交流的作用,包括了从感觉到概念,抽象到具体,象征到现实,个人到公众的行业内外可接受的惯例图型,主要有具象图型、抽象图型、象征图型。

  ⑴ 设计进程是由模糊向明确的系列变化过程,在开始使用的往往是草图的形式在进行,由于想法的不确定因素,画面只是一些个人体验的脑、眼、手自我交流的随意符号,它仅作用于个思考的演化,是在萌生新设想,寻找火花的记录。

  ⑵用于专业交流的设计语言是在专业内部形成的。它约定的一套有明确指认意义又高度抽象的图形,作为用设计交流的符号表达系列。

  ⑶高度抽象的概念图形在设计过程中有着框架关系的可变性,单元体多重指向性,多种含意的表达功能。

  象征的艺术形式是以文化和心理动机为先导指定的符号系统,象征图型在景观设计专业中占有特定的位置。由于在本专业中文化艺术因素占有主导地位,景观空间界面形态被带上文化风格深刻的烙印。老的象征和新的象征风格反映在设计概念较为突现。

  众所周知象征主义在西方的、东方的其它各类景观形式符号各有其独自的文化含意。用象征手法和历史文脉的概念做设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盛行的模式,九十年代则在中国盛行。

  每个时代都产生新的审美主流方式,引导着一个时代的设计文化,它来源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国际交流背景,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背景在物质上的体现。正如当代的设计主流风格是数字化为统领的审美思潮,包含有人性化的、生态化的、走向太空的等等理想色彩。虽然设计的过程是物质技术与文化形式并重的过程,但是在追求新理想环境的途径中,从象征主义形式出发是一条快捷的设计之路。

  符号的特殊概括性能高效率的传递图形涵盖的信息,符号本身就是高度抽象、包含内容丰富的表达,设计图中运用符号象征的手法能简洁界定设计的价值取向,表达设计思路。颜色是设计中感官第一能感受的视觉刺激,颜色的基调确定受众接受信息的第一反应,而反应直接决定理解力和判断力,不同的颜色基调代表的象征意义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特定地域色彩的象征图形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境景观设计是衡量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生态性及科技性;具有特色鲜明、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公共开敞空间。科学的、合理的、艺术的景观设计是平衡生态系统、改善环境、创造区域文化特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论文从我国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历史与哲学问题切入,运用历史的、比较的、系统的方法,立足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以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为基础,对景观设计的传统和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景观设计思维及设计的方法论途径。在比较、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向:一、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二、现代与传统的对话;三、尊重自然;四、探索意义;五、生态设计;六、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并在其中贯彻从景观审美――景观心理――景观生态――景观哲学的方法论探索。

  概念设计是以创新为本位,以实验为基础,以未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流程中主要的程序,因此我们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应在可实现、可操作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努力实现。

  景观概念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基于以上的概念理解,从原始人类的为了生存的实践活动,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所有的更高层次的设计活动,在地球上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景观格局。如俞孔坚先生在《从选择满意景观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列出的农业社会的栽培和驯养生态景观,水利工程景观,村落和城镇景观,防护系统景观,交通系统景观;工业社会的工业景观,及其带来或衍生的各种景观。

  景观设计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一条主线:在工业化之前人们为了追求欣赏娱乐的景观造园活动,如国内外的各种“园、囿”,在这样的思路之下,产生了国内外的园林学、造园学等;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强化了景观设计的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景观设计的主题,由娱乐欣赏,转变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由此开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即解决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首先形式和功能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有人认为形式服从功能,形式是解决功能问题的逻辑结果。另外一些人认为形式有自身的完整性,它影响场地的使用。换言之,形式可以先于解决功能。因为概念设计常要面对思想和功能的问题。事实上,形式是功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功能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其次,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极具逻辑性和结构性。几何学的和自然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这种结构性的基础并成为概念设计形式的主要表现方法。这种方法鼓励你用几何学的和自然的思想去构思,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进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形式。

  景观设计的传统方法常开始于调查,既调查业主的目的,调查场地的尺度,调查投资倾向、经济指标,调查潜在使用者的需求。这一过程的规范性提法即是“立项、场地勘测、场地分析”。调查结束后就要进入下一步----概念设计。

  景观的概念设计有多种形式,通常我们应用基本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概念,另一种是个别的功能概念。

  其中艺术哲学概念用来表达一个项目的外形完美、本质地域、文化内涵以及潜在的特点。这种概念能使场地赋予特定的位置感,使特定位置赋予超出美学和功能之外的特殊意义。对一个设计师来说,这种概念将迫使你去问自己:“这一场地真正意味着什么?”根植于艺术哲学概念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特性,使你身边这一设计空间之中便产生特别的感觉,生活中有很多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希腊人所谓的“地方特色”,即场地的一种特有精神。设计师需要发现并且揭示这种精神的特征,进而明确场地如何使用,并巧妙地使它融入有目的的使用和特定的设计形式中,以便体现这种精神,增强地方特色。

  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必须投入自己的情感,必须了解和理解业主或使用者的基本情况、感情及目的,必须问自己设计出的具体形式是否融入了他们的理想、信仰、价值观,成为当地文化和个人特点的真实放映。

  一旦设计者找到了适于客户和场地的艺术哲学概念,下一步就是要用具体的形式表达这些概念了。经过反复琢磨和“头脑风暴”之后,就会想出一些可见的形体。可用弯曲的线条、几何形体以及一些人造物质如塑料、钢材。水泥等去反映高科技信息;用有机体形式、水体以及一些软材料如草坪、树木等去体现环保价值;用明亮鲜艳的动态元素布置娱乐场所;用淡雅的静态元素布置安静休息区。

  影响概念深入发展的另外一个抽象的领域是情绪,通常是景观设计师喜欢以个性思维主导设计风格,但现实条件下,业主的投资倾向、经济指标、意向风格和设计师的主观性是反向的,设计师只有通过多向思维引导投资者作出判断。

  一、主要道路设计为穿过整个地段的有节律的中轴线,仿佛整个地段的心脏一样有节奏地搏动

  为了在纵深的主干道上营造不同的变化,设计师在主干道上创造了一些接点,以让行人从动态和热闹的商业街上分离出来。这些接点将给人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感及社区人文气息,同时也使人气穿透到后面的腹地。主干道所具有的规律性变化会让人体会到建筑、道路等形态之间的互动和认同感。

  提供绿色网络及加强的框架感,用更大和更明显的绿色走廊把各个公园进行连同。通过这些连接,人们穿越各个不同的公园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经过明显的围栏,也不会令游人感觉到找不到方向。

  尽可能地把公园和周边的建筑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建筑和其周边的环境就可更好地相互融合,从而极大地提升住宅的本身的价值和提高住户的生活质量而同时公园也将得到充分的扩充,并提升了其在小区中的观赏性和使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生活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景观生成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的营造,而是将一些社会人文景观也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文化属性和特征。在目前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景观概念的出现,能够在生态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在推行这个规划的过程中, 同时将自然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以及现代美学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因此,本文从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针对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应用多功能景观概念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益解决建议和对策。

  景观生态学主要以景观单元类型为研究对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景观生态学主要通过分析特定空间结构和景观形态尺度之间的关系,来合理规划景观体系和布局,以促进生态景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这二者构成了人类生态总系统,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促使土地规划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可持续景观规划主要围绕景观生态学理论开展工作,以人类活动场所和地域景观布局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方法,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现实中各种复杂的经过造型问题,同时用景观概念来丰富城市生态发展理论体系,以促进城市美学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共存的关系。

  多功能景观新理论的建立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景观规划水平,促进了城市景观体系的完善和健全,促使其朝着全面健康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景观的整体性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吸收了地域景观特征和发展经验,可以说是在传统景观系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借助多学科知识交叉,通过人类社会与自然共同发展来形成新的世界观和理论体系,使得城市景观体系的规划和布局能够提高人与周边环境的融入水平,打造具有时空高度统一的城市生态体系。在整个景观结构当中,主要由无机物实体空间和有机体的生命空间交叉形成。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长时间的融合中,根据时空次序自发组成了特定的结合体,也就是生态景观理论体系中的格式塔理论。在整个格式塔结构中,具有同一属性的物质能够结合在一起,它们有效丰富了地域的景观文化内容和体系。 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其内涵和内容已覆盖了多个领域,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和精髓融入其中,打造了独特的地域景观特征。

  (2)多层次分级概念。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具有多层次分级特征,每个层次和结构都对应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使在同一个时空范围内,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都体现了不同的身份和特点。在多层次分级中,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子系统彼此之间具有分离性和联系性。景观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处理好不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 从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到一个区域性的生态圈,还是小到一个社区生态景观系统,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体现动态、多层次的特征,在覆盖不同层次和含义的同时,还直入到人们感性思维中。

  在构建景观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景观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特点球王会体育,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相互交融,这些是传统的机械组合和布局方式所不能够实现的,需要景观设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和突破。面对不同的景观系统构建要求,怎样最好突出这些景观系统潜在的价值属性,直接影响到到其对地方传统文化、景观设计理念的呈现效果。换句话说,在长时间的浸润和沉淀下,景观系统会逐渐形成一些比较个性化的特征,同时与社区居民的生活的联系性变得的更加紧密起来。这一切不仅促进了城市景观的向前发展,还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入点和方向。

  多功能景观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意味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心理的有机融合和发展,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景观设计者思维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将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高度。此外,结合传统城市景观有关理论, 大大突破了既有的景观思维,使其逐渐朝着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客观的呈现社会发展历史, 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景观设计,促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分析和总结人类生态总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以景观建筑学与环境哲学理论为分析工具, 城市景观设计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化空间设计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对城市景观质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评判要求。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多功能景观概念, 在提高城市景观规划科学合理性的同时,也有效压缩了景观建设工程成本,增强了景观的生命力,促使其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城市景观设计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城市景观规划理论,不断提高景观的价值属性和可持续发展功能,为提升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审美学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1]王紫雯.多功能景观概念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的运用[J].城市划,2008(2).

  概念性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在整体上、结构上提出概要性谋划的方案,能够使规划成为纲领性、战略性文件。概念性规划是一种超空间、超时空、超地域不受约束的一种规划,它是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僵硬体系而应对的一种规划。它具有哲学意义,同时它又涵盖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美学、艺术学、建筑学、景观学、人类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所以它的力量庞大、内容丰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概念设计通常不需要精准运算、精确分析,反而主要通过联想、组合、意志、归纳等方法进行思考。同时将设计者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上升到专业设计领域,再通过宏观调控来进行控制。

  我国90年代概念设计才渐渐兴起,现在在国外已经比较常见,英国把概念性规划叫做结构规划,波兰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城市与区域规划,美国、新加坡叫做概念性规划。我国城市规划学术界把概念性规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概念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另一种是概念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体系,指导着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概念规划。

  概念设计的原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度片面强调某一原则会脱离实际。在具体设计中应该根据城市条件来综合考虑、重点把握、统筹规划。更不能为了原则让设计思路受限,应该平衡原则之间的关系,把每一个原则都充分发挥出来。

  跟总体规划相比它更注重城市的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所以它通常从城市规划的长远计划出发,以发展的眼光去考察对象。它在设计的时候充分挖掘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竞争潜力,综合多种因素形成设计纲要和设计框架,对未来有一定的描述和整体认识。

  概念设计不是规划设计的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不会做出详细的规划设计,而是在把设计的主导方向和各学科内容结合在一起,提升至一个综合纲要。它提供的全局性的发展政策和设想。

  以系统论为知道,包含了规划大纲阶段的很多工作内容,对与用地相关的问题做通盘研究,继而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供设计意向。

  概念设计在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主导型原则。它能够把整个设计看做一个整体,从整体的高度探析设计的主要矛盾,同时提出解决办法。它注重的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所以能够对规划做全局性把握,进而对空间、经济、环境等规划作出指导。

  概念设计不应该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实处。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城市开发现状、开发技术、经济情况、环境因子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还要对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做预估,使方案更加简便。

  概念规划是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形式,通常会对规划主题哟整体性和指导性意识。具有宏观观念的思维方式能够不受具体事项的束缚,从而产生思想上和思维上的飞跃和突破。同时它从人的角度出发,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常常概念清晰、定性争取,在规划过程中能够提出让人们比较直观接受的理念。

  开发概念是概念性设计的内容之一,在土地的开发过程中概念设计常常能够抓住开发条件和开发能力的重点。比如黑龙江伊春某景区是以现代旅游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所以在现有的旅游设施基础上进行主题设计。而森林山地是景区的主要特色,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设施和服务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借鉴森林山地旅游区开发案例打造经典特色。同时平衡景区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依山建城、依山建景,最大限度降低规划对环境的破坏,对地势的改造。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是概念规划的特点,规划方案既要表达传统地方文化特色,又要迎合现在城建要求,最终采取相互协调和相互融合的办法。

  模糊规划即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定,只需设定个目标满意区间的边界值,决策者在决策时不需要给出各个设计目标的具体权重,通过偏好函数和决策型选出最优方案。这种概念性规划很充分地展示了决策者的想法。

  概念规划强调轻重缓急,具有全局性思维,在交通系统规划、建筑空间布局、绿地景观规划布局、工程管线规划、经济技术指标等都能设计全面、科学布局。

  而且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来进行规划,所以在组织分工时常常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因为较少受到具体实施条件的束缚,并不追求体系的完整,所以概念规划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灵活多变。这种思维方法应用于规划的各个环节中。

  概念设计通常不会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它是通过抓住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所以它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

  比如台湾的平潭就是运用的概念性规划。因为平潭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色彩,所以传统的规划建设不太适应,必须创立新的模式来突出海峡幸福宜居岛的特色。平潭是两岸之间产业、城市、文化之间的交流之地,不仅使打造台湾特,还建立了良好的生态洗系统,配备了完善的工业、物流配套设施。平潭这种不可复制的规划设计说明了概念规划的特殊性、唯一性。

  《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是澳门未来十年的发展策划,这份长远计划书充分说明了概念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一定的周期内对方案策略或者具体措施根据具体发展形势做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应对多变的世界局势。

  概念性城市规划设计,目前在城市建设中还是一个新的视角,它在城市的整体开发、区域建设中的重要性已日渐明确。它的前瞻性、战略性、统筹性的规划思想及设计原则是下一阶段规划设计的依据及出发点。

  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单独靠技术性理论和经验进行设计缺乏整个城市规划的高度视角。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在城市规划中也一样,在符合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符合生态系统和人文系统的规律与要求。概念规划对未来的建设意图和建设策略有预期和引导作用上,所以在未来城市规划中注重概念规划的作用,把概念规划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为城市建设提供方向性、战略性的宏观方法。

  低碳园林景观概念的提出,起因是全球气候的明显变化和传统石化能源的日趋短缺,人类自进人工业社会以来,城市各领域大量燃烧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石化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生并排放出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迅速变暖。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及环境事件在全球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能耗行业发展迅猛.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

  1.低碳(Low―carbon),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的排放[1]。

  低碳景观理念已逐渐继生态景观、乡土景观理念后成为国际景观界的主流趋势。在中国,低碳园林景观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在如此的现实条件下,怎样能够在保证园林基本功能的同时维持其“低碳化”的本质,成为了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1.2低碳园林景观(Low Carb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可以理解为:在景观规划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与日常管理以及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增加景观系统的碳汇能力,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高碳汇为基本特征的园林景观体系[3]。

  低碳概念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分为的减碳和固碳这两个方面对低碳环境进行营造。低碳是不仅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概念,也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不论在减碳或固碳环节,都需要同时从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上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索。

  其落脚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碳能源的循环与再利用,即低碳景观能量流的植入。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的碳源来自土地利用和能源利用,因此减碳可以从其城市宏观战略上进行把控,同时在微观上对景观设计方法与技术进行改进。从规划战略方面,怀来的“零碳城”模式对低碳景观的营造具有启示意义,所谓零碳并非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是碳源和碳汇可相互抵消的动态碳平衡。

  固碳概念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主要体现于植物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利用。不同品种的植物固碳的功能不同;同一品种的植物,被配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其固碳能力也会不同。

  二、以乌鲁木齐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低碳策略现状为例,提出问题所在及对低碳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营造提出新的思路的探索。

  在近20年的乌鲁木齐区域园林景观建设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地方政府为宣扬政绩和排场,兴建的具有宏大气势的规则式景观大道和城市广场等。这种行为只重视了景观的形式与外观, 却忽略了景观的生态物种多样与伴生型的等属性。在这些建设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的高消耗无疑增大了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碳排放。同时,这种规则式的广场和大道中,植物的配置服从于形式的要求,或品种单一,或配置不符合园林景观的生态原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物的固碳功能。

  在此大背景影响下的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我们的园林景观师,在设计手法上更多的追求 “风格化”、“现代化”,造成人工景观(如广场、小品等)或非自然式的植物配置的设计住宅区园林景观的实现。这样的园林景观无论是在减碳还是在固碳方面都无法达到低碳景观的要求。这些特点往往导致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适应这个当时很“时尚”的园林景观,并很快显现落后与陈旧,导致很多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二次翻新改造等重复性建设,从而又加大了碳排放。故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应注意以上的问题,减少人工景观的盲目使用,多采用自然景观,保证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避免翻新改造,从而达到固碳减碳的生态园林景观目标。

  在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为了达到或满足业主的景观视觉观赏效果,往往忽视植物生态链共生伴生性群落的原则,在园区内设置树种过于单一球王会体育,种植大片草。

搜索